鵬強師兄與雲開師兄往來信
雲開師兄:你好!
很感謝你前天中午與我談話。我下午仔細的回味一下,覺得你打的比方很好,我們知道了去北京的方法,但只是知道了,並沒有到達。所以我們還要修行,若不「行」,就永遠只能停留在原地。所以知道了並不代表到家了,還要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去證實。我想我是忽略這一點了。謹此 敬祝
安祥
小弟 鵬強 敬上
鵬強師兄你好:
從電話中我知道你的心態不錯,修行的方向很正確,應是禪宗的根器。你若能把握今生,一心一意學習安祥禪,一門深入,相信你今生必能得到大法益。
見性是有深淺,亦有層次的。但無論如何,那怕是粗淺的見性(表面意識的見性),若能自我肯定,不但可以看到前面要走的方向,亦可以帶來正見,這點非常重要,希望你不要自昧初因,自己辜負了見性的這一段因緣。
古德說:「明道易,行道難」,「悟心容易息心難」,粗淺的見性,才只是修行的開始。修行之後的功夫冷暖、都必須你去親自體會,同時在修行的過程中,鐵定是障礙重重的,任誰都一樣,切不可輕忽,所謂的「千磨百煉出精金」,圜悟禪師也開示:「能夠通得過荊棘林的才是好手」,誰能運用智慧通得過這些障礙,誰就是人生的勝利者。
再者,若能擁有安祥,並深度肯定,全心全力保任安祥,則將會有極深的見性狀態,這是最快速的修行法門。謹此 敬頌
安祥
雲開敬上04-9-2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