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法的最終目的和目標
雲開師兄:
請問,學安祥禪心裏應該抱定什麼樣的最終目的地與最後的目標啊?因為有其因方能有其果,若能以正因得正果,即使吃盡千辛萬苦、拼盡全力,也不枉費。敬請指示。
師弟 心平 敬上
心平師弟:
因「本來無一物」,故修行只是回復「本來」而已,歸無所得。謹祝
安祥
雲開 敬上05-12-02
雲開師兄:
多謝您的指導,使我理解到修行的目的是回復本來,歸無所得。
白天在辦公室,有時候感覺心裏空空的,但是潛意識裏總有驅動力在,覺得要去找一點事情做心理才穩當。我該如何應對?安祥心態怎樣才能和工作打成一片呢?謹祝
安祥日深
師弟 心平 敬上
心平師弟:
一、在盡到自己的責任義務之餘,儘量把孤獨與寂寞當做享受,並讓它變成習慣,形成自己的人格。否則心一外馳,妄心就會如同波浪般接踵而來。
二、就趨動力的部份加以反省懺悔,看破並放下執著。平常多做「時時自覺,念念自知」,然後「念念自制」,久久才能調伏妄心。
三、「空」有深淺、光明及力量大小……之分,希請細細品嚐,逐漸深入。
四、要讓安祥與工作打成一片,必須放下很多執著,才能進而安祥很多很多。安祥很多(生命能量足夠)以後,方能應付在動中的消耗。否則生命能量一降低,妄心即起,故此事宜在獨處中去涵養與蓄積。當然這整個修行及保任的過程就是「生處轉熟,熟處轉生」的過程,這非短期間就可達到,必須經過長久的功夫,所謂「功到自然成」。謹此 敬頌
安祥
雲開 敬上 05-12-02 |